痘痘型態
痤瘡 (Acne)
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發炎,造成粉刺、丘疹、膿?(Pustule),還有囊腫與疤痕組織,它幾乎會影響每一個青少年,痤瘡在兩性發生機率相等,女性發病年齡比男性早一些,而臨床上兩性發病的尖峰年齡均為18歲,痤瘡來自於皮脂的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角質過度增生。細菌在皮脂管內增值。釋放化學性界質,如細胞激素(Cytokines)。
毛囊皮脂腺對於雄性素相當敏感,而在痤瘡患者則顯出過度反應的現象,造成皮脂的過度分泌,而過度分泌的皮脂會誘發粉刺的形成,而P. ACNES細菌則會藉由脂肪脢前列腺素等化學物質誘發發炎反應,還有許多皮脂腺的部位,例如臉部、肩膀、背部和前胸上半部為容易發病的地方,痤瘡的嚴重度視其範圍和病灶形態而定,其中囊腫最具破壞性,通常痤瘡會持續到20歲出頭,不過,少部分患者,特別是女性,可能一直持續到40歲,癒合後可能留下疤痕,特別是囊腫性或膿腫性痤瘡最容易產生
常見的女性痤瘡:
少女期痤瘡:影響易沮喪或強迫性格的少女,因擠壓而起。
化妝品性痤瘡:由髮油和化妝品所引起的粉刺性或丘疹性痤瘡。
藥物引起的:由全身性類固醇、雄性素和外用類固醇所引起。
細菌性毛囊炎跟痤瘡的差異:
細菌性毛囊炎是屬於急性的,而痤瘡是屬於慢性發炎,兩者可能合併出現。處置方式:治療痤瘡的方法,依症狀的嚴重度來區分,通常輕微的痤瘡,使用外用藥物治療即可,如外用的抗生素、A酸或BENPOYLPEROSIDE,而新一代的藥物,則有杜鵑花酸等等,中度或嚴重感染少女型痤瘡或心情沮喪的患者,才需使用口服抗生素、A酸或荷爾蒙,
使用藥物的注意事項:
抗生素,通常使用四環黴菌為基準,然而四環黴菌使用的禁忌為幼兒及孕婦,並且在使用的同時可能增加真菌感染的情況或可能對光有敏感性,通常使用這類藥物,在進食前半小時以水吞服,以避免食道灼傷,並特別注意的是在同時使用口服抗生素和避孕藥的婦女,如果產生腹瀉的情形,則在此月經週期剩下的日子,都需使用另外的避孕方式來避孕,如保險套。
抗雄性素,中度或嚴重度的痤瘡以傳統治療方式失敗的女性才考慮合併使用抗雄性素和雌性素的方式加以治療,抗雄性素可抑制皮脂生成,通常建議的療程是6~12個月,
A酸 (Isotretinoin),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痤瘡治療藥物,能夠減少皮脂分泌,PAX具抗發炎劑,使用的對象為傳統治療方法失效或停用抗生素後立即復發者,一次的療程通常需4個月,且必須監測肝功能和進食時的血脂肪,此藥物有致畸胎性,因此使用此藥物的婦女不可懷孕,整個療程開始前一個月到結束後的一個月之內(甚至更久),都必須使用口服避孕藥,而常見的副作用,則包括嘴唇乾裂、皮膚乾裂、流鼻血、掉頭髮和肌肉酸痛。
酒渣(Rosaccea)
酒渣是一種慢性發炎性臉部皮膚病,特徵為紅斑、膿?,造成此病的原因不明,通常最常見於中年人,不過,偶爾也影響年輕和老年人,最早的症狀為潮紅,可在兩頰、鼻子、前額、下巴看見紅斑、微血管擴張、丘疹及膿?的情況,有時會出現淋巴水腫的現象,疾病容易併發的併發症,包括局部皮脂腺而結締組織過度增生所形成的鼻贅瘤,眼瞼炎和結膜炎。陽光及外用類固醇會使病情惡化,通常酒渣會持續數年,但治療效果頗佳,酒渣不會像痤瘡一樣出現粉刺,治療方式是使用口服四環黴素或NEPRONIDAZOLE持續治療2~3個月,另外,可替代使用紅黴素,常需重覆治療,亦可使用A酸,不過,效果不如治療痤瘡般有效。
化膿性代謝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ea)
化膿性代謝炎發生於腋窩、鼠蹊部和會陰部等處的頂漿腺之一種令人不快的慢性發炎反應,容易在局部形成結節、膿腫、囊腫和竇,且會留下疤痕,治療的方式有局部消毒、口服抗生素和手術切除。
藥物疹 (Drug eruption)
幾乎任何藥物都可能造成任何反應,不過,某些特定藥物的確特別常見特定反應,而且並不是所有反應都屬於過敏,當有此懷疑時,一定要得到在過去2~3週所使用的藥物之詳細的往例,另外,平常在使用的成藥,也必須考慮在內,包括軟便劑或平常在使用的頭痛藥物,甚至健康食品,如果患者同時服用各種藥物時,在初診前2週內所使用的藥物需要特別的詳查,即使此藥可能已服用數年而從未引發不適,但仍可為此次引發最可能的病因,以下我們列出常見藥物所引起的皮疹:
抗生素:毒性紅斑、蕁麻疹、固定藥物疹、多形性紅班。
NSAID:毒性紅斑、紅皮症、毒性表皮壞死鬆懈症。
口服避孕藥:黑斑、禿髮或落髮、痤瘡、念珠菌病、
類固醇:痤瘡樣、多毛症、偽裝癬、皮膚萎縮。
治療方式:
通常停藥後皮疹可在2週之內緩減,在皮疹消失前簡單的熱敷劑或外用類固醇能幫助減輕局部不適,並且告知或告誡須避免服用那些藥物,通常並不建議採取藥物激發試驗,因為可能造成嚴重的反應,典型的藥物疹在服用藥物後3天內出現,並且在停用後2週內消減。
色素性疾病 (Pigmentation)
膚色為黑色素,體液內的氧和血紅素和角質層與皮下脂肪內胡蘿蔔素三者之綜合表現,色素性疾病相當常見,特別會對膚色深的人造成困擾。
造成色素流失的原因:
藥物:如酚類、對苯二酚。
內分泌:腦下垂體功能不全。
遺傳:如白化症、丙酮尿症、結節性硬化症、茶色皮。
感染:如麻瘋病、梅病、變色糠疹。
發炎反應後:如冷凍治療、溼疹、乾癬、局限性硬皮病及乾糠疹。
其他:如白斑症、硬化性胎癬、光暈痔。
造成色素沉著的原因:
藥物:如光敏感刺激物、雌性素、利尿劑、四環黴素等。
內分泌:如愛迪生氏症候症、乾斑、庫氏症候群。
遺傳:種族性雀斑、神經纖維瘤等。
代謝性:如膽汁性硬化、血色沉著病。
營養:如胡蘿蔔素血症、吸收不良、營養不良、癩皮病。
發炎反應後:溼疹、扁平胎癬、全身性硬化症、對酚樣變性胎癬。
黑色棘皮病至惡性黑色素瘤、慢性腎衰竭。
常見色素疾病:
白斑症:可能為自體免疫性疾病,典型的皮膚變化為界線分明的去色素性斑塊。
雀斑:多發生於臉部,小而淺棕色斑塊,會因照射陽光而變深。
老人斑:亦為淺棕色斑塊,不過,呈散帶分部,且會隨陽光而變深。
肝斑(即我們一般指的黑斑):是一種形狀特殊的斑塊狀臉部色素沉著,好發於懷孕後及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色素沉著呈對稱分佈,則常侵犯前額,懷孕會刺激全身的黑色素細胞,亦同時造成乳頭、下腹部的色素沉著,並使原有黑色素的顏色加深,肝斑會自發性的改善,使用防曬乳及遮蓋性化妝品亦有幫助,藥物引起的色素沉著,藥物可能藉由刺激黑色素生成或者是藥物直接沈積於皮膚,而造成的色素沉著,不過,確實機轉尚未明確。
蕁麻疹 (Urticaria)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暫時性發癢紅疹,皮膚的水腫通常因肥大性細胞去顆粒化,而釋出血管活性胺類所造成,通常無法發現病因,不過,蕁麻疹可能是由IgE媒介性過敏反應、物理性刺激、藥物或食品添加劑的作用或是補體不足所引起,通常會試著消除成因或促進因子,同時開立不具鎮定性的抗組織胺,全身性類固醇較少使用,並必須注意避免服用阿斯匹靈。
※ IgE媒介性過敏反應:是體內四種過敏反應之一,常使皮膚下產生水腫之現象。
蕁麻疹患者之飲食建議:
有3分之1的慢性蕁麻疹患者是依食物內添加的水楊酸成分而造成病情的加重,10%的患者則是因含偶氮(Azo)的食用色素或者含安息香酸(benzoic acid)之防腐劑引起症候惡化,如果使用傳統的藥物治療無效的話,可嘗試上述物質含量低的食物。
化妝品 (Cosmic)
任何用於身體以做為清潔、美化、增進吸引力或改善外觀的物質都可定義為化妝品。化妝品的廣泛使用率所造成的副作用機率很低,不過,仍有12%以上的成人曾經發生過對於化妝品的過敏現象,而大部分造成問題的是使用於眼部、臉部的化妝品、止汗劑和體香劑、染髮劑及肥皂,對於化妝品最常見的皮膚反應,包括刺激性或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接觸性蕁麻疹或是色素變化。
刺激性皮膚炎: 以肥皂、洗髮精或體香劑最為常見,多是因內含的清潔劑或防腐劑而引起的,
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 物質為香料或防腐劑及染料,
對於化妝品反應的處置,不適的反應應停用所有的化妝品,並視情況使用外用類固醇治療其他反應消退為止,而曾使用過的化妝品、保養品及皮膚外用藥都應詳加檢查並做貼片試驗,可換它種化妝品使用,用量及化妝品使用的種類必須儘量單純、簡單。低過敏性成份化妝品是指此類化妝品,對於根據可能引起過敏或具有刺激性的化妝品成份所精選出來的高純度成品,不過,它們仍可能含有具刺激性或造成過敏的成份。
留言列表